English

“从俗从众”≠“从错”

2000-10-26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《语文建设》二○○○年第四期上发表的朱楚宏的《成语的理解也须从俗从众》一文,提出“差强人意”的意义可以理解为“较差(chà)”“因而令人不大满意”的意思。并且强调“差chà”为今义,“更符合今天人们的语感”。

对这种意见,我不敢苟同。

“差强人意”是个常用成语,它的意思完全可以从字面上解释清楚。根据刘洁修《汉语成语考释词典》的考证,这里的“差(chā)”原意为“甚、殊”,故此成语的意思是指“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”。后来此意有所变化,指“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”。显然,此成语所表示的意思,虽然不能说完全是褒义的,但基本上属于褒义范围。

然而,近年来一些作者和编者由于不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而把它用为“贬义”,指“不太令人满意”的意思。这明显地是对成语的误用,根本谈不上“语感”的问题,因此应该加以匡正,而不能“从俗从众”地加以肯定,因为这种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。我们不应该因为报纸上出现这种误解的用例多了就予以放行,而应该指出它的错误,予以纠正。

应该指出,对语言中的变异现象要作具体分析。有的变异突破固有规范而给语言带来新意,这是有益的变异,应予肯定。拿成语来说,将“揠(yà)苗助长”改为“拔苗助长”,使一般读者更容易理解。这就是有益的变异。但它并不离开原意。如果离开成语的原意而另作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解,这不但对成语本身无益,对语言的发展也是无益的。因此,我们应该采取慎重态度,而不能以群众“语感”为借口将其推广开来。试问,如果照朱文的理解把“差强人意”解释为“令人不太满意”,那么成语词典该怎么办呢?难道能作两个义项兼收并蓄吗?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
诚然,成语作为语言词汇的一种成分,它也是在发展变化的。历史上成语意义加以改变的现象也是存在的。就拿“差强人意”来说,如上所述,它原指“很能振奋人的意志”,后来用为“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”。这不是一种发展变化吗?但只是在语义的程度上有所改变,却没有发生语意根本对立的变化。语意发生根本对立变化的现象,在语言发展史上是较为罕见的,而且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。像对“差强人意”的误解这种现象,是不能算作“发展”的。

朱楚宏说,对“差强人意”的误用“这种用法是有一定的存在理据的”。坦率地说,我实在看不出这“理据”何在。连“差”的读音都给改变了(由chā改为chà),有什么理据?“差(chà)与“强人意”又如何组合?原成语的差(chā)为副词,作为状语修饰“强人意”,这是可以分析的。如果把“差”读为chà,请问它与“强人意”如何组合?恐怕是难以回答的。

语文工作者(包括编辑)的任务之一是纠正群众语言运用中的不当之处,从而提高全民族的语文素质,而不能对错误的用法随意放行。这样才能使汉语规范化顺利开展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